相關數據表明,我國現有電鍍企業約1.5萬家,每年可產生約40億噸的電鍍廢水,占總工業廢水排放量的1/6。電鍍廢水中往往含有銅、鋅、鎳、鉻等重金屬離子,以及酸、堿、氰化物等具有很大毒性的雜物。
電鍍廢水的來源一般為:
1、鍍件清洗水。
2、廢電鍍液。
3、其他廢水,包括沖刷車間地面,刷洗極板洗水,通風設備冷凝水,以及由于鍍槽滲漏或操作管理不當造成的“跑、冒、滴、漏”的各種槽液和排水。
4、設備冷卻水,冷卻水在使用過程中除溫度升高以外,未受到污染。
電鍍廢水傳統工藝中多采用鐵氧化法電解法等,但鐵氧化法會產生大量的污泥,這些污泥還需進一步處理。電解法雖然可以很好地處理電廢水,但運行成本較高,不適合大范圍推廣。
超濾膜是較早開發的高分子分離膜之一,其工業應用十分廣泛,已成為新型化工單元操作之一。超濾膜技術是一種膜透過分離技術,其濾過能力介于納濾和微濾之間,其工作原理是:
在溶液通過一種半透膜的時候,在壓力的作用下,溶劑和溶質中的小分子物質可通過濾膜到達膜的另一側,而溶質中的大分子物質和膠體則由于無法通過濾膜孔洞而被攔截下來,隨著溶液不斷流過,膜上被攔截的物質也越來越多,因此要想實現超濾作用就得對溶劑施加更大的壓力,與此同時在膜的表面形成的物質也展現出一定的化學特性,對于一些污染物也具有截留和分解的作用,從而實現水的凈化。
將“超濾+反滲透”聯合使用被認為是電廢水處理的有效方法,其利用兩種膜技術能夠使電鍍廢水中大部分的重金屬、有機碳和硝酸鹽被去除,并且超濾膜的使用也降低了滲透膜的污染,提高使用壽命。其技術特點如下:
1、超濾技術化學穩定性高,可耐高溫、耐酸、耐堿,因此對進水水質要求不高,通用性強。
2、膜技術原理簡單,容易實現自動化運轉,節約勞動力,且操作簡便、易于維護,運行安全穩定。
3、超濾膜技術屬于物理方法,在水處理過程中并不需加任何化學藥劑,因此可有效的防止水體的出現二次污染的情況。
與傳工藝相比,超濾膜技術效率高、能耗低、處理水量大等特點,超濾膜技術在電鍍廢水處理領域中體現出較為廣闊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