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分離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分離技術,不僅可以有效地凈化廢水,而且可以回收一些有用的物質,具有節能、無相變、操作方便等特點。在水處理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顯示出廣闊的發展前景。
與超濾及反滲透等膜分離過程一樣,納濾原理是以壓力差為推動力的膜分離過程。與其他膜分離過程比較,納濾的一個優點是能截留透過超濾膜的小分子量的有機物,又能透析反滲透膜所截留的部分無機鹽——也就是能使“濃縮”與脫鹽同步進行。
目前對于納濾膜比較統一的定義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1、納濾膜介于反滲透和超濾膜之間,其膜表面分離皮層可能具有納米級微孔結構。
2、納濾膜孔徑在1nm以上,一般1~2nm。
3、主要去除一個納米左右的溶質粒子,截留分子量在200~1000道爾頓。
4、反滲透膜幾乎均為聚酰胺材質,而納濾膜材料可采用多種材質,如醋酸纖維素、醋酸-三醋酸纖維素、磺化聚砜、磺化聚醚砜、芳香聚酰胺復合材料和無機材料等。
5、一般納濾膜的表面形成高聚物電解質因而常常有較強的負電荷性。
得益于納濾膜的技術特點,納濾膜在飲用水處理、食品加工、藥物合成精制、發酵產品精制、工藝水、廢水資源化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