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主要反滲透膜生產國家之一,產量占18.98%,僅次于美國。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工業大學膜分離與水科學技術研究院創始人高從堦曾指出,與國外反滲透膜相比,我國反滲透膜在大規模批量生產上質量會有所差異,不如其它國家穩定。國外反滲透膜脫鹽率可達99.7%~99.8%,而我國自主研發的反滲透膜脫鹽率僅為99.3%左右。
反滲透膜主要有以下應用:一是固-液分離,如催化劑生產、洗滌過濾、回收等,油漿凈化,渣油凈化等;二是液-液分離,如原油脫水、脫鹽等工藝。從“十四五”規劃來看,隨著能源、新材料、互聯網和智能制造等領域產業的發展,上述領域將實現整體提升。
我國的海水淡化研究始于1958年。1982年建成海水淡化站——西沙永興島海水淡化站;2000年,我國1000t/d海水淡化設備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此后不久,海水淡化進入了大發展時期,2000年開始規模化發展。
經過多年研發,我國海水淡化利用技術在相關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海水淡化大規模應用的主要技術分為熱法(蒸餾法)和膜法(反滲透)兩類。膜法的發展始于20世紀60年代,反滲透膜海水淡化技術原理是把經過預處理的海水通過高分子材料膜,在施加高壓下濾出淡水。反滲透膜法則以投資小、能耗低、成本低、建造周期短等優勢逐步占據市場的上風,發展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