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磷元素超標,會加速水體的富營養化,這種現象在我國較為嚴重,給工業、水產業、農業以及旅游業帶來了很大的危害。氮、磷等營養物質濃度升高,是藻類大量繁殖的原因,其中又以磷為關鍵因素。由于天然磷礦石的形成需要較為久遠的地質變遷過程,因此天然磷礦石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情況下,天然磷礦石的日益匱乏必然會嚴重影響工農業的生產。
目前,國內外污水除磷技術主要有生物法、化學法兩大類。生物法主要適合處理低濃度及有機態含磷廢水。化學法主要有混凝沉淀法、結晶法、離子交換吸附法、電滲析、反滲透、超濾等工藝,主要適合處理含磷廢水。
超濾膜作為膜法技術中的一種加壓膜分離技術,以膜兩側的壓力差為驅動力,可以有效截留水中膠體、顆粒和分子粒徑相對較高的物質,使得水和小的溶質顆粒透過膜的分離過程。超濾膜可以截留比膜孔大的溶質、膠體和顆粒等,隨水流排出,成為濃縮液,從而實現對原液的凈化、分離和濃縮的目的。
超濾膜的過濾形式我們稱之為錯流過濾,可有效去除懸浮物、雜質等,對磷肥廢水除濁效果顯著,去除廢水中的礦泥等固體顆粒,從而達到降低廢水濁度,凈化水質的目的。
通過超濾膜技術的應用,可有效避免水體富養,且處理工藝合理,實現磷肥廢水的資源化利用。超濾膜技術還可以實現廢水回用,減少對現有淡水資源的用量,降低水資源消耗,節能且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