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技術是一種穩定可靠的淡水資源增量開發技術,能很大程度上緩解工業用水和民用水淡水資源不足的問題,為工業經濟持續發展、保障民生作出了重要貢獻。海水淡化技術的研究和發展已經有了半個多世紀的歷程,早期使用的冷凍法由于產出的水質差已經被市場淘汰。后來發展出的蒸餾法、離子交換法、電滲析法對能源有比較高的要求,并且工藝流程操作復雜,相比新興的反滲透膜技術性價比要低。
反滲透膜運行簡單、工藝流程短,只需要在進水側加壓驅動海水進入到膜通道中,在不依賴高溫和助劑的條件下,反滲透膜就能實現對海水中溶解性的鹽分、膠體、有機物、微生物、懸浮物等物質的充分截留,透過膜的水分子會從產水側產出。整個過程可以實現自動化運行,能耗比傳統技術大幅降低,也提高了產水質量和效率。
總結反滲透膜技術進行海水淡化處理的優勢,主要分為:
1.膜通量大、水滲透效果好、產水效率高;
2.膜孔徑小,能實現納米級物質的過濾,脫鹽率高、離子截留效果好、出水質量穩定;
3.耐腐蝕、耐高壓、耐污染,在分離過濾海水中雜質的同時不易被污染堵塞;
4.分離在常溫物理條件下進行,無須化學試劑和高溫,既可以有效節約能耗,還降低了產生污染物的風險,環保性能強;
反滲透膜是當前海水淡化技術中備受推崇的主流技術,它的運行原理是膜對不同分子量物質的透過性不同。占地面積小、故障率低、自動化程度高,清洗保養工作沒有過重負擔,使用壽命更長,大幅節約投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