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地球12-35km的大氣平流層中,臭氧能有效阻攔紫外線保護地球生物。曾經的制冷劑“氟里昂”因破壞臭氧層出現“空洞”現象而被禁止使用。如今臭氧在距地表2.5km若濃度超過200ug/m3則被界定為臭氧污染。臭氧一般午后高溫時濃度最高,在北京是僅次于顆粒物的第二大污染物。濃度較高時可出現急性毒性,會損害眼晴及呼吸系統。環境中的臭氧主要來源于VOC和NOx在光和熱的作用下產生的二次污染物。近年VOC治理技術光催化氧化技術、低溫等離子均會產生臭氣,政府不鼓勵甚至后期可能被限制或禁止。臭氧濃度較高時,盡量不要外出,特別是中老年人及兒童。早晚室內加強通風換氣,午后重污染時關閉門窗。重污染情況下因風的原因效區比城區濃度高,可佩戴有活性炭吸附功能的口罩。